古人怎么做慈善
古代中国的慈善活动,至迟在西周时期已开展。据《周礼·地官》记载,周王在中央行政职官中,设立地官司徒。身有现代民政部部长部分职能的司徒,为做好民政工作要采取六项措施,“以保息六养万民:一曰慈幼,二曰养老,三曰振(赈)穷,四曰恤贫,五曰宽疾,六曰安富。”
古代中国的慈善活动,至迟在西周时期已开展。据《周礼·地官》记载,周王在中央行政职官中,设立地官司徒。身有现代民政部部长部分职能的司徒,为做好民政工作要采取六项措施,“以保息六养万民:一曰慈幼,二曰养老,三曰振(赈)穷,四曰恤贫,五曰宽疾,六曰安富。”
佛门高僧弘一大师、印光大师那样的惜福节俭,普通居士可能做不到,至少可以做到合理点餐、不浪费粮食、不奢侈铺张、践行环保……尤其是对孩子,提供过多的玩具、过于昂贵的服饰,不仅影响孩子们的注意力、价值观,更是在快速消耗孩子们的福报。